2013年9月22日 星期日

【悟】



1.      有個老人愛清靜,可附近常有小孩玩,吵得他要命,於是他把小孩召集過來,說:我這很冷清,謝謝你們讓這更
熱鬧,說完每人發三顆糖。
孩子們很開心,天天來玩。幾天後,每人只給2顆,再後來給1顆,最後就不給了。孩子們生氣說:以後再也不
來這給你熱鬧了。老人清靜了。
【悟到】抓住人性的弱點,無事不成。

2.      兩馬各拉一貨車。一馬走得快,一馬慢吞吞。於是主人把後面的貨全搬到前面。後面的馬笑了:切!越努力越
遭折磨!
誰知主人後來想:既然一匹馬就能拉車,幹嘛養兩匹? 最後懶馬被宰掉吃了。這就是經濟學中的懶馬效應。
【悟到】讓老闆覺得你可有可無,你被踢開的日子就不遠了。

3.     夜市有兩個麵線攤位。攤位相鄰、座位相同。一年後,甲賺錢買了房子,乙仍無力購屋。為何?
原來,乙攤位生意雖好,但剛煮的麵線很燙,顧客要15分鐘吃一碗。而甲攤位,把煮好的麵線在冰水?30秒再
端給顧客,溫度剛好。
【悟到】 為客戶節省時間,錢才能進來快些。

4.一禪師見一蠍子掉到水?,決心救它。誰知一碰,蠍子蟄了他手指。禪師無懼,再次出手,豈知又被蠍子狠狠蟄
了旁有一人說:它老蜇人,何必救它?  禪師答:蜇人是蠍子的天性,而善是我的天性,我豈能因為它的天性,
而放棄了我的天性。
【悟到】 我們的錯誤在於,因為外界過多地改變了自己。

5.曼德拉曾被關壓27年,受盡虐待。他就任總統時,邀請了三名曾虐待過他的看守到場。當曼德拉起身恭敬地向
看守致敬時,在場所有人乃至整個世界都靜了下來。 他說:當我走出囚室,邁過通往自由的監獄大門時,我已
經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與怨恨留在身後,那麼我仍在獄中。
【悟到】 原諒他人,其實是昇華自己。

6. 有人問農夫:種了麥子了嗎?
農夫:沒,我擔心天不下雨。
那人又問:那你種棉花沒?
農夫:沒,我擔心蟲子吃了棉花。
那人再問:那你種了什麼?
農夫:什麼也沒種,我要確保安全。
【悟到】 一個不願付出、不願冒風險的人,一事無成對他來說是再自然不過的事。

7.三人出門,一帶傘,一帶拐杖,一空手。回來時,拿傘的濕透了,拿拐杖的跌傷了,第三個好好的。原來,雨
來時有傘的大膽地走,卻被淋濕了;走泥路時,拄拐杖的莽撞地走,時常跌倒;什麼都沒有的,大雨來時躲著走
,路不好時小心走,反倒無事。
【悟到】 很多時候,我們不是敗在缺陷上,而是敗在優勢?
8.一個小鎮中,一位商人開了一個加油站,生意特別好,第二個來了,開了一個餐廳,第三個開了一個超市,這片
很快就繁華了。
另一個小鎮,一位商人開了一個加油站生意特別好,第二個來了,開了第二個加油站,第三個、第四個惡性競爭
大家都沒得玩。
【悟到】 一味走別人的路,必將堵死自己的路。

9.  一隻烏鴉在飛行的途中碰到回家的鴿子。 鴿子問:你要飛到哪?
烏鴉說:其實我不想走,但大家都嫌我的叫聲不好,所以我想離開。
鴿子告訴烏鴉:別白費力氣了! 如果你不改變聲音,飛到哪都不會受歡迎的。
【悟到】 如果你希望一切都能變得更加美好,就從改變自己開始。

10 .     一戶人家有三個兒子,他們從小生活在父母無休止的爭吵當中,他們的媽媽經常遍體鱗傷。
老大想:媽媽太可憐了!我以後要對老婆好點。
老二想:結婚太沒有意思,我長大了一定不結婚!
老三想:原來,老公是可以這樣打老婆的啊!
【悟到】 即使環境相同,思維方式不同,也會影響人生的不同。

11.     小和尚負責清掃寺院落葉,每天要很長時間才能掃完。有人對他說:你打掃前用力搖樹,把落葉統統搖下來
,明天就不用打掃了。
小和尚覺得很對,就高興地照辦了,可第二天院子?如往日一樣滿地落葉。
無論你今天怎麼用力,明天的落葉還是會飄下來。
【悟到】 活在當下。

12.     野豬和馬一起吃草,野豬時常使壞,不是踐踏青草,就是把水攪渾。馬十分惱怒,一心想要報復,便去請獵人
幫忙。 獵人說除非馬套上轡頭讓他騎。馬報復心切,答應了獵人的要求。 獵人騎上馬打敗了野豬,隨後又把馬
牽回去,拴在馬槽邊,馬失去了原先的自由。
【悟到】 你不能容忍他人,就會給自己帶來不幸。

13.     人騎自行車,兩腳使勁踩1小時只能跑10公里左右;
人開汽車,一腳輕踏油門1小時能跑100公里;
人坐高鐵,閉上眼睛1小時也能跑300公里;
人乘飛機,吃著美味1小時能跑1000公里。
【悟到】 人還是那個人,同樣的努力,不一樣的平臺和工具,結果就不一樣了。

看完【悟】之後 ,順便閒話家常:

一切攏是假
如果走路或騎單車對健康很好,那麼郵差應該不會生病。
鯨魚整天遊泳,只吃魚跟水,還是肥。
兔子又跑又跳,只活15年。
烏龜不跑也不跳,甚麼都不做…...卻活了幾百年。
而你~~~卻告訴我說:~~~
要做運動?

句句經典句句真!

1)風光的背後不是蒼桑,就是骯髒。

2
)有錢要懂得假裝,沒錢要懂得包裝。

3
)不同傻子爭辯,否則就搞不清誰是傻子了。

4
)被恨的人沒有痛苦,恨人的人卻遍體鳞傷!所以,寧被人恨也絶不去恨人。

5
)缘分是本書,翻得不經意會錯過,讀得太認真會流淚。

6
)貪婪是最真實的貧窮,滿足是最真實的財富。

7
)學歷是銅牌,能力是銀牌,人脈是金牌,思维是王牌。

8
)成功的人不是赢在起点點,而是赢在轉折點。

9
)錢有兩種:花掉的是錢,是財產;沒花掉的是,是遺產。

10
)長得那麼美那麼帥氣,自己卻不知道,這就是氣質;那麼有錢那麼有才華,别人卻不知道,這就是修養。

11
)把脾氣拿出来,那叫本能;把脾氣壓下去,那叫本事。

12
)簡單的事重覆做,你就是專家;重覆的事用心做,你就是赢家。

2013年9月16日 星期一

歷史上最好的短小論文—法國Louis de Broglie的博士論文


歷史上最好的短小論文—法國Louis de Broglie的博士論文
2009-07-26 09:47:16

幻燈片45 1900年,普朗克(Max Planck)提出“光波具有粒子性”,這一觀點後來被愛因斯坦用來解釋了光電效應,但當時並不為物理學界接受。

1924年,年輕的德布羅意向他的導師朗之萬(Paul Langevin)提交了博士論文。 他的博士論文只有一頁紙多一點。

在德布羅意那篇不到兩頁紙的博士論文中,概念上他說了一個猜想:既然波可以是粒子,那麼反過來粒子也可以是波;技術上,他提出了兩條後來被視為奠基性的公式:動量=普朗克常數/波矢;能量=普朗克常數*角頻率。

導師朗之萬對他學生的那篇博士論文不以為然,而且事先得知論文評審委員會中的六位教授已有三位明確表示將會直接投反對票。 為了確定德布羅意的博士論文是否有點價值,朗之萬十分猶豫地請愛因斯坦過目。 他寫道:“尊敬的愛因斯坦閣下:我有一位研究生,已經讀了五年博士課程,如今在他提交的畢業論文中有一些新的想法。。。 不知您對他的論文能否作出一點評價?”

愛因斯坦當時對那兩頁稿紙不置可否。 於是論文又轉到了維也納當時的一位講師薛定諤(Erwin Schrodinger)手中。 薛定諤對德布羅意的“波”的概念推敲了很久,最後寫下了一個數學方程— 就是現在著名的“薛定諤方程” — 接著,薛定諤又從這個方程中推出了玻爾(Niels Bohr)的氫原子理論。

德布羅意在他那不到兩頁紙的博士論文中提出的“粒子也是波” 的理論,最後於1929年獲得了諾貝爾物理獎。




http://www.feiyue001.com/articles/?...bbs=1&lang=big5
由 jarlin 發表於 2011-10-28


原來量子力學是這麼搞出來的




故事發生在二十世紀初的法國。

巴黎。

一樣延續著千百年的燈紅酒綠,香榭麗舍大道上散發著繁華和曖昧,紅磨坊裡彌漫著躁動與彷徨。

路上走著一個年輕人,名叫德布羅意(De Broglie)。在當時,這名字屌得就跟你說你姓愛新覺羅一樣。事實上德布羅意的爸正是法國的一個伯爵奸內閣部長,德布羅意正是一個典型的富二代。

這樣一個不愁吃穿不愁房只是成天愁著如何打發時光的紈绔子弟自然要找一個能消耗精力的東西來度過那些寂寞的日子。這一點至今未變。

而他選擇了……研究中世紀歐洲史, 據說這倒也不僅是為了裝B——中世紀史中有著很多神奇的東西吸引著他,據說。

時間轉眼到了1919,這個科學界騷動的年代。

比如, 就在這一年,德布羅意突然萌生了轉系的念頭。他發現,原來物理學中有著更多神奇的東西吸引著他,尤其是感興趣於當時正流行的:

量子論。



簡言之,他就是迷戀於當時一個很潮的觀點:光是粒子。
按說這本該不值個爛錢,因為幾百年前一個大牛牛頓就曰過:光是粒子。不過後來這個觀點被菲涅爾、泊松一群做光學的搞得很久不流行了。幾百年來,科學界正統 的觀點是:光是波。十幾年前的一天,某君普朗克突然說:原來光還是粒子啊~~!大家本來不想鳥他,結果愛因斯坦用他的理論做著做著就做出了光電效應!這本 來是物理學裡的一朵烏雲,現在突然沒了,於是學界就嘩然了。
當年的德布羅意倒並不見得對這一觀點的物理思想有多麼深刻的見地,按他的理解,光是粒子就是在說原來牛頓是對的我們被後人忽悠了。

或許一時衝動,年輕人告別了中世紀歐洲史,告別了奢侈糜爛的生活,來到了一派宗師朗之萬門下,說:請您收我念PhD吧。







歷史上,郎之萬為什麼給德布羅意offer已經很難說清,德布羅意到底花了多少精力去讀他的PhD也已經很難說清。 白駒過隙,五年說過就過了。作為歷史系中世紀歐洲史專業的德布羅意,發現轉到物理系以後的確力不從心。

當下,很現實的問題就是如何搞定那篇令他蛋疼的畢業論文,算是對青春一個交代。

這個問題讓他輾轉反側很多年。畢不了業,煩! 德布羅意只聽愛因斯坦那幫家伙一直念什麼光是粒子還是波……普朗克早不念了,他不堅定,已經完全拋棄自己當初的量子假設,轉回去做經典了。波呢,還是粒子?粒子呢,還是波?還是是粒子又是波呢?畢不了業啊,煩!

糾結五年終於過去了。抓住1924的尾巴,德布羅意終於提交了自己的博士論文。

不計封面,論文只有一頁之多一行。遙想在那個沒有槍手、沒有萬方的時代,這已經是不容易了。

他的一頁紙的論文反復而執著地論述粒子是波波是粒子,說來說去就一句話:既然波可以是粒子,那麼粒子未必不能是波。光既然可以既是粒子又是波,別的粒子干嘛不行?

波的波矢和角頻率與粒子動量和能量的關系是:

p=h/(2*pi*k), E=hv

這是他的論文裡出現的唯一兩個公式,其他主要是議論和感想。

其實,就這兩個公式也是從愛因斯坦發表於1905年那篇《光電效應》中借用而來的。



很難想像這樣一篇博士論文是怎樣通過答辯的。

正式表決之前,德布羅意的老板也就是朗之萬得知,論文評審委員會的六位教授中的三位表示一定會投反對票。

本來在歐洲,一個學生苦讀數年都那不到學位是很正常的事情,更別說一個來混日子的的花花公子。這一點也至今未變。

然而,偏偏德布羅意的父親又是一位權高望眾的內閣部長。名門之下,德公子寒窗五年,最後連一個Ph.D都沒拿到,雙方豈不都很沒面子?

情急之中,朗之萬往他的一個好朋友那裡寄了一封信。

也許當初的朗之萬只是礙於情面想幫德布羅意混得一個PhD,然而事實上,這一封信卻改變了科學史。







這封信的收信人是愛因斯坦。

信的內容大致如下:

尊敬的愛因斯坦閣下:

在我這裡有一位研究生,已經攻讀了五年的博士學位,如今即將畢業。給你看他的畢業論文!當中有一些想法……我覺得很新鮮……

……請問您怎麼看?

另,該研究生的父親是弊國的伯爵,內閣的**部長……

若您……將來您來法國一定會受到最隆重的接待!

朗之萬



就是說,如果您不肯給個面子,以後就甭來法國了。

不知愛因斯坦是出於知趣呢,還是出於因為自己當年的離經叛道產生的惺惺相惜,對著這滿篇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樣的文字盯了半天,他很客氣回了一封信,大意是說:It is interesting.



在英語裡,interesting一般用於描述一種想說它好卻說不出怎麼好所以不知怎麼說才好的微妙狀態。此時的愛因斯坦已頗有威望,既然他都說interesting了,評審委員們也就心領神會了。



終於,化險為夷。

浪蕩子弟德布羅意就這樣拿到PhD,回去炫耀去了。

按照當時歐洲的學術傳統,朗之萬需要將德布羅意的博士論文分寄到了歐洲各大學物理系。

幾乎所有人都以為事情會就此了結,以為德布羅意那篇“很有趣”的博士論文在檔案堆裡從此埋沒。

然而歷史總喜歡以不確定性原理來開玩笑。而這個玩笑順帶著改變了許多人的命運。

在朗之萬寄出的博士論文中,有一份來到了維也納大學。







1926年春, 維也納。

當時在維也納大學物理系老大是德拜,他收到這份博士論文後,把它交給了他的組裡面一位已經年屆不惑的老講師,說:回去看了下次組會講下。

想一想,一大把年紀了還在講台上晃蕩,其學術生涯多麼朦朧而慘淡。德拜將任務交給他時說:

“你現在研究的問題不重要,不如給我們講講德布羅意的論文吧。”

這位講師的名字叫做:



薛定諤






在接下來的兩周裡,薛定諤仔細的讀了一下德布羅意的“博士論文”,其實從內容上來講根本就用不上“仔細”二字,薛定諤的這篇論文只不過一頁之多一點,公式也不過就兩個而已,並且是已經在愛因斯坦發表的論文中出現過的。

然而論文裡說的話卻讓薛定諤一頭霧水,薛定諤只知道德布羅意大講了一通“波即粒子,粒子即波”,除此之外則是兩個黃鸝鳴翠柳——不知所雲。

兩周之後,薛定諤硬著頭皮把這篇論文的內容在seminar上講了一下,講完之後,聽這也是雲裡霧裡,而老板德拜則做了一個客氣的評價:

“這個年輕人的觀點還是有些新穎之處的,雖然顯得很孩子氣,當然也許他需要更深入一步,比如既然提到波的概念,那麼總該有一個波動方程吧!”
多年以後,有人問及德拜是否後悔自己當初作出了這一評論,而沒有自己埋頭深入,德拜自我解嘲的說:

“你不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評論嗎?”
德拜建議薛定諤做一做這個工作,兩周以後seminar的時候再講一下。



僅僅兩周,世界為之一變。

薛定諤再次出現在seminar上講解德布羅意的論文的時候,他宣布,他為德布羅意的“波”找 了這樣一個方程。



這個方程就是“薛定諤方程”!

當然,在薛定諤方程誕生之初,沒人真正把這給德布羅意的“波”生搬硬套上的方程當回事。常識是:德布羅意的那篇論文已經是學界公認的垃圾了,而從垃圾裡翻出來的自然如同垃圾。當時還有一首打油詩諷刺薛定諤和他的方程:



歐文的psi,算來真靈通;

psi是個啥,沒人看得懂。






psi是薛定諤方程中的波動變量,歐文是薛定諤的名字。

“這貨不至於是個雞肋吧!”他想。

薛定諤的故事似乎要再一次陷入平庸,然而平庸往往是正醞釀奇跡的緣由,只因人對平庸的不甘。








如果把上世紀初的物理學比作一潭湖水,前面的故事都好比湖水深處的動亂——湖的表面卻是風平浪靜。

縱觀兩年以來的物理學界:哥本哈根已然成為量子理論界的“屠龍”——普朗克和愛因斯坦理論的啟發下,哥本哈根學派掌門人一代宗師玻爾提出了著名的“三大核 心原理”,成功解釋氫光譜。1925年,玻爾的得意大弟子海森堡進一步提出了描述氫原子軌道的理論。那個年代,沒有線代,沒有數學物理方法,精通數學的物 理學家本來屈指可數,就連數學很強的海森堡本人也並未必知道同時代那些數學家在搞什麼飛機。在他的理論出爐之後,學弟玻恩悄悄地告訴海森堡大師兄你用的東 西在數學裡叫:矩陣。

於是,矩陣力學走上了歷史的舞台。

天下大變,僅一步之遙。



此時的薛老師正帶著他的情婦在阿爾卑斯山滑雪。

不知是大自然的唯美風景還是身邊的溫香軟玉,冥冥之某種存在,給予薛定諤靈感。在“那兩周”的最後幾天裡:



他從方程中得出玻爾的氫原子的解!








倚天一出,四海皆驚。

沒人再敢把薛定諤的方程當扯淡了。

哥本哈根學派的掌門玻爾大為驚駭,急信至維也納把薛定諤邀請到哥本哈根,切磋量子之精妙。

然而讓玻爾遺憾的是,“切磋”了十天,不知因哥本哈根那幫子哥們兒的數學太強了還是薛定諤的數學太挫了,反正兩個人根本不知道對方在說什麼。在一場令人疲憊不堪又毫無結果的“哥本哈根論劍”之後,波爾悻悻地目送薛定諤回到維也納。

薛定諤堅持努力工作,不久,矩陣力學和他的波動方程在數學上被證明等價。

“倚天”“屠龍”,合鑄為一。

在此之後,薛定諤不斷試圖從更基本的原理和假設出發導出更基本的方程,但始終沒有成功。不久他終於對這一切失去了耐性:他也轉系了,去研究“生命是什麼”。

歷史繼續著它的歷史劇,不懂數學的德布羅意和薛定諤秒殺了那一年的諾獎,成為了鬧劇中的主角。



按這故事的尿性,該是尾聲了。



在這一讓人啼笑皆非的歷史中,上帝還是保留了某種程度的公正。

薛定諤得出它的波動方程僅在海森堡的矩陣力學的的誕生一年之後,倘若上帝把這個玩笑開得更大一點,讓薛定諤在1925年之前就導出薛定諤方程,那恐怕矩陣 力學就根本不可能誕生了。(波動方程也就是偏微分方程的理論是為大多數物理學家所熟悉的,而矩陣在當時則幾乎沒人能懂。)如此則此前在量子領域辛苦奮鬥了 十幾年的哥本哈根學派就真要集體吐血、暴斃而亡了!

薛定諤方程搞出了薛定諤方程,卻到死都沒有真正理解這個方程微妙,而對方程的解釋也是錯誤的——正解為哥本哈根學派的玻恩作出。玻恩的解釋讓物理學界另一位大師——愛因斯坦極為震怒,他至死念念不忘“上帝是不擲篩子的”,此為後話。

而更為基本的物理,薛定諤試圖獲得而無力企及,則是有根本哈根學派的另一位少壯派弟子——狄拉克做出的。狄拉克領袖群倫,同克萊默、約爾當,也包括後來的 魏扎克和伽莫夫、朗道等幾代物理學家的努力,不斷對理論進行修繕,最終確立了量子論的正統解釋,史稱“哥本哈根解釋”。

量子力學的殿堂終於建立起來。


這張照片裡的人們,領了十幾個諾貝爾獎.
http://www.tandfonline.com/doi/pdf/...500830600876565



2013年9月13日 星期五

桌球內功心法 - 蕭教練的經驗談 業餘選手如何打長顆粒

業餘選手如何打長顆粒

認識顆粒

顆粒的種類很多,例如:顆粒長短不同,顆粒本身粗細不同,(有的底部粗尾端細,有的底部細尾端粗), 顆粒表面的紋路不同,(有米字形,井字,梅花,平面等不同紋路),顆粒與顆粒之間的距離不同,顆粒貼或不貼海綿,海綿的厚薄,顆粒配何種底板,球拍撞擊球 的厚薄, 力量輕重等等,以上因素都會影響顆粒拍擊球後的性質。

長顆粒的特性

  1. 顆粒的表面不會摩擦,所以顆粒的切球不會產生下旋,所以不可以用平常切下旋球的方式和他切,那樣一定高起來。另外,他若用拉球來處理下旋球,他的拉球也是不帶上旋。
  2. 顆粒回直球時會產生類似棒球投手投出的飄浮球。因為選手也沒法百分百的控制多少顆粒打到球,或觸球剎那顆粒偏向哪邊,因此球在空中會停留很久,而且會晃動,彈到桌面上又不太前衝,有時彈不起來。基本上這種性質的來球比下旋球難打,借不到力,球又沒重量,且會不規則彈跳。
  3. 長顆粒回球的性質是隨著對手回球性質而有所變化,本身並沒有主動權。如果你打下旋球,顆粒回球不旋,你再切回,他還是一樣只能跟你一直切。再 切多少個球,他也不會有變化。(這是指對長球來說)。如果你打上旋球,顆粒的回球也永遠都是飄飄的略帶下旋回來,不會改變,所以主動權是在對方。
  4. 顆粒回球沒速度,只要回球不要太高或太短好讓他擠壓,顆粒的控制並不好,打不出弧線,所以很難發力。偶而殺進一兩個球,你不要緊張,這種機率不高。如果進球率高,為甚麼他們都不練殺球?

一般程度者如何打長顆粒

一、站位
拿長顆粒者最重要的戰術是快推球桌兩大角,幾乎很少放小球,所以準備動作宜往中間站,且離球檯稍遠。也不要隨意側身攻球,因為顆粒的專長就是快推(快擠)兩大角,所以要注意自己的站位。
二、發球
發直球或下旋球都要髮長,發下旋球不要太旋,偶而發很重的下旋擾亂對方發力。不要發側旋球,因為回球的行進軌跡會更漂浮不定。發球的落點要落在對 方的正手位比反手位多,以我的經驗很少看到顆粒的正手推的比反手快。而且他若要回直線,因距離短,較難控制,球速會比較慢。因此發正手位一般會回我正手 位,此時再看球的性質來攻擊。
三、切球
當然能攻球是最好,但攻不進或來球太低、太快、不到位時,只好切一板過渡一下。 顆粒切球不轉,不容易切低,此時我也可以依樣畫葫蘆,弧線動作稍水平(拍面稍垂直),跟他一樣半撞半切的,把球送到對方端線。對方再切回來,你還是這樣切 回去。如果能來回好幾球,就能掌握局勢。因為在來回球當中,你可以選擇喜歡的球再攻擊。這當中還要注意一件事,就是回球的節奏。要慢打球的下降期。 顆粒打法是第一時間回球,他最喜歡和對手切球,如果你跟著他的節奏,將疲於奔命,且沒有時間做攻擊動作。因為顆粒是不太攻球,所以專心和你切,我們還要攻 球,怎麼可能第一時間腳到腰,向後轉引拍擊球,除非甲組選手。
四、攻球
顆粒的飛行軌跡詭異,唯有在下降期比較安定。所以在比賽中常聽到:打慢點,其實應該是慢一點打,且落點要放長。攻擊動作不宜過大,較好控制,要報 著相持的心態。除非是很有把握的球才攻擊。 遇到長顆粒時,我想大家常聽到一句話:打長顆粒就一切一推就對了。這種說法沒有錯,但要有一定的程度。大專男乙校隊都不見得有這種程度。試想:切的稍不 好,就被擠兩邊快球回來,接下來還要推出有質量的回球,這是不容易做到的。比較客觀的打法是不管顆粒回下旋或上旋,你都能切回去,這一部份做的好就贏了一 半。因為你可以挑自己喜愛的球來攻。而對方沒有什麼可選擇的球路。如你喜歡攻下旋球,就先推一直球,準備攻略帶下旋的回球。若愛攻上旋球,就先切一板,準 備攻帶上飄的回球。如果兩種回球都攻不好,就跟他切,再切不好就找球友再練習吧。總之,條條道路通羅馬,山不轉路轉,不要把自己綁死。打法要多元化。當然 要有正確的基本功當後盾,再加上臨場的應變,顆粒其實是不可怕的。

桌球內功心法 - 蕭教練的經驗談 正手擊球

正手擊球

正手擊球的種類

正手擊球是桌球運動得分最重要的單項技術。這個單項技術包含了撥球、放小球、小搓球、撇球、拱球、旋轉球、逆轉球、直球快帶、直球扣殺、擋直球、 快慢速弧圈球,當然側身攻擊的各項正手擊球動作也算在內。為甚麼會有這些名詞呢?是因為對手來球的性質不同,如下旋球、側旋球、直球、高、低、快、慢、短 球、旋轉多或少等而產生各種不同的動作的名詞。但是他的共通性很多,如空間、時間、發力、協調性、爆發力 、動作的合理性等等。所以不管動作如何,名詞為何,只要掌握住內涵,萬流歸宗,道理是一樣的。

一個完整正手擊球的環節

一、 看出來球的性質
當球從對方球拍飛出來時,必須及早知道來球的速度、高度、落點 才能回應出正確的空間、時間、手臂高低、拍形、及角度等準備動作。不然,任你有高超的基本功也無法發揮。我常看到學員眼睛睜的很大盯球,但擊球時卻又慌慌 張張,大部分的原因都是眼睛有盯球,但沒有訊息傳回,一定要等到球到自己球檯才能確認來球的性質,但已無時間反應。接下來一定是心急,動作不完整的去擊 球。我常聽到場邊指導員說一句話:不要急,慢慢打。但球員並沒有改善,因為人是相信自己的眼睛,並不是不相信場邊指導員。因為看不出來球現象, 心一定虛或急。在此我建議一個練習方法,就是學員不要拿球拍,站在球檯中間後約五十公分處,此時教練發直球給學員,要求學員說出來球是長或短,落點左或 右。接下來再要求學員用手去接球。之後再要求學員在第一時間接球,第二時間接球, 到最慢時間接球。我試過很多次,學員也感覺效果很好,大家可以實驗一下。
二、回應對方來球的準備動作
1. 腳的準備精神
腳要能啟動的快,必須結合很多因素:
第一,身體的重量要能下傳到腳掌,所以腳掌以上,小腿、膝關節、大腿、腰、脊 椎、肩膀都不可以僵硬。
第二, 行進間上半身重心要保持前傾。移動時左腳往下壓,推動身體向右移動,右腳尖微向右轉,找到擊球位置。此時重心置於右腳掌內側,膝蓋要保持彈性,整隻腳的肌肉要放鬆,重心下降要隨著來球的速度有節奏。擊球時,重心再轉換到左腳。擊球剎那左腳觸地,同時向後還原到原來的準備動作。人不可以站起來,重心置於兩腳之間,前腳掌要壓住地面,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重量往下壓,還要靠腳掌執行磨擦地面的反作用,產生向左發力人向右移動的反作用。
2. 骻和腰部的準備動作
小腹向右下壓貼近大腿內側謂之轉腰。 試想,若腰比骻關節轉的快,那下盤的力量就傳不上來了。當重心轉到左腳時,小腹也是貼近左骻骨。小腹左右轉的意念在腹部的中心點。他的道理就像電風扇一樣,就是小軸帶動大軸比較快。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必然發現腰部帶動手確實比較快,且手也比較放鬆。舉例:正手攻轉換到反手推,若單純用手轉換,手臂必然僵硬且慢。
3. 胸部和肩膀的準備動作
肩膀和胸口都不能單獨轉動或下降。下盤轉帶動上身轉才有效果,不然就造成空轉和晃動。還有胸口不能閉氣, 選手的一口氣是存在丹田,也就是小腹中。
4. 手臂擺動的精神
除非擋球或壓迫性的來球可以用手去打球, 其他性質的來球都必需順著下盤,小腹,胸肩的傳動來執行手部的動作。 試想手臂單獨引拍必然產生下列弊病:動作變形、僵硬、無力、受傷、及不需要的步法等問題。
因為身體的轉動帶動手臂向外迴旋產生離心力。 通常大家都認為大動作才有離心力,其實小動作也有離心力,只要注意放鬆和劃圓弧。 所謂畫圓除了橫向的離心力,還包括上下的圓弧。因為球桌的中間有一個十幾公分高的網子,會使來球有弧線,因此回擊若是弧線就必能打到來球弧線上的任何點。 尤其來球的性質如果是下旋球或無法發力的球,就更要注重弧線。所以手臂的擺動形狀是圓形的,從引拍到結束動作是有弧線的。有了上述的概念,不管來球高低或 旋轉多寡,都有辦法處理。
其次,要注意擊球剎那球拍的知覺要大於手腕,手腕的知覺要大於前臂,前臂的知覺要大於大臂。因為擊球在球拍,剎那間的力量要從球拍送出去。二來球拍有知覺才能控制撞擊與磨擦的比例。畢竟手腕、前臂、大臂太早發力也稱不上是爆發力。 試問,如果施力點不在球拍上,那拍形要如何調整呢?
最後,手臂在擺動時要有重量的感覺,(這要靠放鬆的功夫了)。 球拍也一樣,因為沒有重量就沒有快速的擺速,就算你要調整手臂發力的方向,或手指要調整拍面角度,也要遷就擺動的流暢,這個道理是不會改變的。

初學者上球檯練習應注意事項

一、練習的方式要簡單
在自己球檯左側邊,單球的練習是最容易的方式。 一般對打的方式並不適合初學者的練習。因為來球方向的判斷、 移位、擊球時間、球的彈跳、瞄準、還原等問題不是一般學員能很快做到。但是若做不到還要勉強練習,那後果就是只為打到球,不管動作對與錯,這樣麻煩就大了。
二、練習的重點在把全身的動作做完整,其他一概不管
腳帶腰,腰帶手,這是力量上傳的絕對原理,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學員第一次打球的心理狀態是怕打不到球,或打不進球檯,於是產生著急、僵硬、用手打、全身不協調、球拍抓的很緊等問題。此時指導者要告訴學員,只要多練習十分鐘就打得到球,絕對不能為了打進球檯而動作不協調,那樣就得不償失了。
三、腳的練習
對於初學者的要求是
  • 由腳來找擊球的位置
  • 要知道重心交換
  • 兩腳要分別離開地面,不能站著不動擊球
  • 要求腳尖左右轉向
  • 要求右腳等球,左腳接觸地面的剎那擊球
一個正常人的腳都會移動吧!向右轉向左轉這個動作大家小學就練過,應當沒問題。 腳尖會轉,全身就協調一致, 手臂才能放鬆。這一部份非常重要。因為下盤不動,手臂單獨動,那是不可能完全放鬆的。要向前發力,必然有一重心向後的 動作,桌球運動也不例外。所以右腳等球,左腳擊球。如果左腳騰空擊球,或左腳站在地面擊球,是無法產生爆發力的。如果練習狀況不錯,可以要求學員右腳向 後、向左、向前、向右移動。左腳也一樣。至於右大角的來球,可以跨右腳單步擊球。當然初學者可能會站不穩、僵硬、膝蓋不會彎、距離抓不準‧‧‧沒關係, 重點是培養正確的習慣,以後才有大將之風。
四、擺動的軌跡和瞄準
手臂擺動時是順著重心往後下方引拍,然後再向前擊球,最後回到原來的準備動作。整個動作的軌跡是橢圓形。這個動作的好處如下:
  • 唯有腰帶動手臂才能讓手臂完全放鬆
  • 因為動作的軌跡是圓弧,所以無論來球高低都可以調整
  • 自然會磨擦球
  • 因為上下襬動,學員的手臂比較放鬆,也知道球的飛行弧度
五、要培養對於來球的敏感度
球從對方球拍離開時,就要知道它是快、慢、高、低、左、 右。你不能說不知道,因為來球現象一定不同,除非你根本就沒注意盯球。這一部份不做好,就算你基本功再好也難成大器
六、要正確應對來球的性質
拉球時,手臂放低,拍面稍向上仰;打直球時,手臂略抬高,拍面稍向前傾。練一拉一殺時,拉完球手臂就放在球桌上,準備打直球,除非對方是削球者,手臂沒有放下去的必要。來球快向後引拍短;來球慢向後引拍長。腳步也一樣,來球快就用單步;來球慢就重心交換擊球。
擊球時間: 初學者的擊球時間在下降期
  • 有充份的時間看球和重心交換
  • 第一時間擊球,盯球短,下盤來不及動且借力多。桌球得分絕大部份是本身發力。
  • 下降期擊球可感受到球的重量和球的拋弧線
七、球拍如何瞄準球
球拍正面對準球,到球拍接近球時,拇指和中指(握直拍者)互相轉動拍面,(握橫拍者, 是姆指和食指) 好擊中球拍的重心,比較不會失誤。且撞擊的感覺較強烈。至於磨擦的部份再慢慢加進去,畢竟球速是比較重要的。
八、練習時間分配和送球
以一個小時為單位,最好教兩個動作。基於平衡,不要讓初學者練成一邊強一邊弱,以後就只會打比較優勢的動作。那正反手的差距會越來越大。
指導者在多球訓練時,送球的速度要慢。要等他把基本準備動作站穩再發球。
送球的高度不要超過球網高度。要養成擊球有弧度。避免太高的球是因為下意識會想用力打。而姿勢由上往下壓,腰部的作用就減少了。
最後十分鐘的練習
練了五十分鐘的基本功很乏味,尤其是小朋友。 在這最後的十分鐘,可以來個小小的測驗,如正手十下及格,反手也一樣。 或是和學生打直球計分賽,至於輸贏或及不及格就要教練自己去拿捏了。 因為每個人的個性都有所差異,如何引導他有興趣是最重要的。如果沒興趣,誰教都一樣。 

基本動作的意涵

基本動作的正確與否所產生的影響,若用數值來說,可說是從零到不可知的未來。 基本動作也不是甚麼絕招,基本動作是很客觀的,不可以壓抑個人的特性,而去模仿已成形的動作。我個人很反對把結果教給初學者,應該把前因後果告訴他循序漸進的練習,而不是要他背動作,重要的是原理。最佳的擊球方式只有一種。次佳、次次佳的有千百種。當然,有了最佳的理論,還要加上先天的天份和後天的努力才能成大器。

桌球內功心法 - 蕭教練的經驗談 重心交換

重心交換

我常對學生說重心交換是步法之母,沒有重心的人就好比太空人一樣,行動緩慢沒有速度可言,沒有重心的轉身是虛的,手臂的擺動必然要用力不可能完全放鬆,若要接下來講單步、跨步、墊步和交叉步等步法是沒有意義的事情。

初學者如何重心交換

1. 正確告訴初學者身體的重量在右腳或在左腳

正確的方法是兩腳張開上身不動左腳向下發力,向右推使身體的重量向右腳移動,此 時上半身身形不變而略向右移,腳尖對準胸口的下垂線,左腳離開地面,同時將身體的重量完全置於右腳,再由右腳向下發力把重量由右向左傳動,右腳略離開地 面,此時初學者才能體會重量在某一隻腳,這就是重心交換

2. 練習時兩腳要為位移

我常看到很多學員練習時,上半身左晃右晃腳根本沒有移動,這種練習方式對於初學者是很不好的,因為腳是要來找球的,而且腳也是很笨,平時只會向前走之外,向後或左右移動的機會都很少,所以一開始練習時就必須移動兩腳位置養成慣性;總之,打球的第一件事就是退右腳上左腳

3. 如何製造第三隻腳

我們都知道準備動作時身體要前傾,它的意義除了重心容易置於前腳掌外,還有一個作用就是產生第三隻腳,因為前傾時胸口往地面的垂直線落在兩腳中心的前方,因此產生無形的第三隻腳,通常不動的時候都有第三隻腳,但移動起來的時候就很難講,因為行進間前進後退重心較難保持,而且一般人都是手比腰快,腰比腳快,全身都在晃動。

4. 腳尖要會轉

我常看到很多人轉肩扭腰、膝蓋左右晃動而腳尖不動,請你仔細想想:腳尖向前,腰只能轉一點,轉多了腰就會扭曲,好比要向右轉但腳尖固定不動,那怎麼轉過來?

5. 骻、膝、踝、關節要會下降

一般學員認為準備動作有下蹲姿式就可以了,其實不然,要擊球前下盤三關節必需再下降才能產生反作用力,下降的時機要視來球的速度,配合球速的快慢才能產生律動。

6. 小腹要會下壓

你自己可以作個實驗:下盤三關節再下降低一點,小腹順勢下壓,是否會產生更大的反作用力?

7. 前腳掌必須按住地面

如果你想迅速的前後左右移動擊球,前腳掌一定要按住地面,否則球鞋無法和地面產生磨擦力,利用磨擦力控制前、後、左、右的方向和減少衝力及平衡下盤。

8. 腳掌著地比率應會調整

迅速移動時腳跟要提起,腳跟提起才能敏捷位移,移動至定點擊球時,加大腳掌觸地面積,可使腳發力穩定增強爆發力。

9.馬琳的發球搶攻和重心交換

第一張圖片的要點
  1. 拋球時左腳抬起,重心完全落在右腳。
  2. 右腳掌內側頂住以便往前衝。
  3. 左腳小腿、膝蓋、大腿放鬆。
  4. 整個人像一座傾斜的牆,撞向乒乓球。
  5. 持拍手的力量不多也不少。
  6. 眼角餘光注視球的下降速度。
第二張圖的要點
  1. 重心由右腳轉換至左腳,手順著重心發力。
  2. 重心往下壓,左腳掌內側壓住地面抵消前衝力及還原。
  3. 左腳觸地同時擊球。
  4. 眼角餘光注視球落桌的位置。
第三張圖片的要點
  1. 右腳及時放鬆。
  2. 左腳掌內側發力,把身體向右推到平時的佔位。
  3. 左手抬高平衡身體。
  4. 眼睛繼續注視球的去向。
第四張圖片的要點
  1. 脖子、肩膀、大臂、前臂、手指、大腿、膝蓋和小腿完全放鬆。
  2. 兩腳掌柔軟以便下降時的緩衝。
  3. 眼睛繼續注視球的動向。
第五、六張圖片的要點
兩腳左右踏地,保持腳的機動性、肌肉的彈性及節奏感,大家可以參考網球選手等待對方發球時,兩腳左右移動的情形。
第七張圖片的要點
  1. 眼睛確認對方球已離開球拍,確定來球的方向。
  2. 重心下壓。
  3. 左右腳膝蓋向內小腿向外。
  4. 右腳重心八分,左腳重心兩分。
  5. 右腳掌內側發力,準備向左側身擊球。
第八張圖片的要點
  1. 腳跟抬起以便腳尖向右轉。
  2. 左腳回收靠近右腳,以便左腳調整擊球的距離和方向。
  3. 左腳尖壓住地面幫助平衡身體。
  4. 腳、膝蓋和肩成一條直線,旋轉時身體才不會晃動。
第九張圖片的要點
  1. 全力擊球時整個右腳掌要貼住地面。
  2. 百分之九十的重心在右腳。
  3. 左腳拉大距離。
  4. 左右腳掌內側按住地面,膝蓋向內。
  5. 胯骨向大腿內側壓,形成扭打。
  6. 左手抬起平衡身體,右手順著身體向後擺動。
  7. 眼神注視來球。
第十張圖片的要點
  1. 右腳蹬地產生爆發力。
  2. 腳尖、膝蓋和身體轉成正面。
  3. 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平衡身體。
  4. 眼睛注視球的去向。
第十一張圖片的要點
  1. 擊球後,身體重心完全置於左腳。
  2. 左腳掌內側壓住地面,防止重心向左衝。
  3. 左膝蓋向內。
  4. 左右手平衡。
  5. 眼睛注視球的去向。
第十二張圖片的要點
  1. 左腳掌內側煞車後,膝蓋微上升把衝力導回來。
  2. 右腳掌內側按住地面平衡身體。
  3. 左右手平衡。
  4. 眼睛注視來球。

2013年9月12日 星期四

桌球內功心法 - 蕭教練的經驗談 甚麼是桌球的基本動作

甚麼是桌球的基本動作


何謂基本動作

以桌球的特性來講,對方來球的變化有任何落點、速度的快慢、旋轉的變化、來球高低的不同,且要適應對手詭異的動作和特殊打法之後‧‧‧個人要能克服上述桌球的特性,且要擊出夠質量的回球,才是桌球運動最原始的需求
接下來要回擊對方各種性質的來球進而產生各種形態上的單項動作。 如:正手直球、反手推、拉球、撥球、發球等單項動作。而以上這些單項動作都必須包含預知、判斷、空間、發力、準備動作和擊球時間等運動通性來支持上述各單項動作。
上述所談基本動作的共通性有其必然的檢視順序;如必須有正確的空間才能很協調的發力,之後才有正確的擊球時間及合理的準備動作,最後球拍擊球煞那再做出合理的撞擊與磨擦和發力方向。這是桌球運動比較客觀的基本觀念。


不完整的基本概念

我們常聽到某些球友在討論各種來球的打法如下:

  • 回擊正手直球時前臂擺速要加快;
  • 臺內小球要用手腕發力;
  • 回擊對方來球越早越好;
  • 拉球時要用腰力重心要低;
  • 拉球時球拍與球接觸時不能發出聲音這樣才是正確的磨擦;
  • 發球時要注意腕力的使用;
  • 反手推時要上右腳才有力量;
  • 拉球時拍面要朝天;
  • 後台用大臂前台用前臂台內球用手腕來擊球;
  • 擊球時球拍要正中球心;
  • 切球時很旋的球切球的底部不旋的球切球的中部;
  • 對方發球時來球速度慢球會比較旋轉反之就比較不旋轉;
以上林林總總的說法你也不能說不對;但總覺不夠完整且不客觀,有些問題是個人的問題或是程度的問題;有一些見解只能當常識而不是真理;如一相同品質來球,一個人要動作小才來得及;另外一個人卻中等動作就來得及;那你說那一個動作才標準?
還有一些人非常喜歡強調手腕,難道擊球前大臂和前臂完全是靜態的?完全都不需要擺 動?再說手腕用力,手指不見的會用力;而當你五個手指用力握拳時,你說你的手腕有沒有用力你自己去做實驗吧!還有人說推擋一定要上右腳去打球?假如對方回 快速直球在己方球檯左大角時,上左腳打球的好處如下:

  1. 左腳較接近來球,反應時間較充裕。
  2. 左腳踩出擊球同時左腳內側壓地板順勢還原。假如上右腳擊球,它的還原方向是正後方;無法回到本來的預備動作;因為上右腳擊球時右腳和左腳是成一條直線。
  3. 上左腳擊球時上半身可微向對方左大角,此時本身擊球的落點可以到達對方反手的邊線。上右腳擊球就不可能;因為上半身是向著對方的正手,所以擊球落點比較難回到對方反手邊線。
  4. 假如本身擊出速度和落點在對方左大角邊線的球;此時本身的站位是在左大角且左腳在前右腳在後,這是一個正手殺球的動作,整張球檯都在你的控制之下,豈不快哉!因為對方要回擊快速和本身左大角的球幾乎是不可能的事。這一招是王友信教練的絕學,名稱為行雲流水;因為王教練的左推右攻銜接的非常完美
  5. 萬一對方回擊出右大角快速球,此時左腳直接向右跳擊球還勉強來得及且回球品質尚可,還原也較快。上右腳擊球的話;就算來得及也發不出力量,因為他的重心是由前向後移來擊球,不可能發出有效的力量,接下來身型像烏龜翻身要還原擊球也相當困難。
  6. 如果來球落點在右腳附近 第一志願就是側身攻球,實在來不及側身才推擋,此時可上右腳擊球;如果上左腳擊球那麻煩就如上述幾點困難多多。還有凡是來球在本身反手邊且球速不快一律側身攻球。這是台中市幾位老前輩老國手常耳提面命的話;他們強調要養成積極的球風,將來才有希望!試想兩位小選手一位常用反手推,一位常用正手側身攻,你說長大那位選手有潛力!?


基本動作的排列組合


一、判斷:預知對方出手的狀態

雙方對敵時乙方所擊出球的質量和落點能告訴自己下一個球的擊球行態;如本身擊出快速直球在對手右大角而對手的站位在偏左方,可以確定一件事情就是對方一定回擊直球;除非對手是削球手。
還有對方回擊到本身球檯右大角的機率很低且速度也不快;因為對方都快來不及到位擊球怎可能打出又快又邊的球呢?所以我現在的心態:是對方被動,我要準備攻擊!站位稍偏左,手部略抬高,拍面稍前傾,現在萬事俱備等對方自投羅網。
以上所談,並非絕對。要視對方的程度及洞悉對方的慣性,在實戰中常去體會
以上所談雖然是一單獨的個案但大同小異,以此類推,如本身發一下旋球到對方正手底線,此時對方是做出拉球動作或切球動作且對方動作大小都能告訴己方是主動還是被動,站位是防守還是攻擊,手部要高或低,拍面是仰或前傾等等‧‧‧


二、判斷來球的性質

來球的性質很多;速度快慢、旋轉強弱、來球高低、來球落點等很多變化,但你不用擔心, 因為任何現象總有緣由 ;我們先來談一下旋轉,以物理現象的說法:力量要打到球且磨擦球的表皮,以上兩現象缺一不可,道理 很簡單但還是很多人無法接好對方的發球,為什麼?首先談球拍擊到球剎那到底是多少力量?一般人看對方發球動作大,就認定力量大反之則力量小;有些人發球煞 那球拍跟本不動,力量是用手臂推出去的;也有人球拍扭轉很誇張,其實力量跟本沒吐出去,我們都知道想要旋轉多,球拍必須有轉角的動作;所謂轉角並不是整支 球拍都要轉動,而是球拍任何一點,且一點點轉角就可構成旋轉。也有人告訴我對方發下旋球,速度快則比較不旋,來球速度慢則較下旋;以上所談打球要判斷,這 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但你判斷的方法及觀念是否正確有待商確?這其中當然包含眼睛要看球,有關看球的部份我在上一篇啟動的意義當中已交待。


三、空間

這一部份相當重要!因為沒有適當的空間來擊球會產生發力不良、 姿勢變形、還原不易、節奏不準!要成為一個好選手;第一個課題就是把擊球的空間做好!成為慣性;這樣回球的質量和穩定性才能提高。以上所談是靜態的空間, 除此之外還有動態的空間、主動和被動的空間、各種單項技術的空間及各類型打法的空間等,留待下回再聊吧!因為我們今天是談基本動作的概念。


四、發力

首先要確定你的擊球空間是否恰當再來談發力。如果空間不當時強調用力,大臂發 力、轉腰、重心壓低、 左腳衝出去打球、 手腕發力等都不會有效果;搞不好身體會受傷!這是我今天所要表達的重點!第一點做不好,第二點不可能做好,其他免談!就單獨來談發力這個項目也有這個問 題;假如你雙腳沒有頂住地面,不要談腰力的問題接下來更不要談大小臂的發力還有更細的問題那就甭談了!


五、擊球的時間和準備動作

把這兩個項目放在一起是因為來球的速度快或慢就等於本身引拍拒離的大小;也就是 來球速度與個人的引拍拒離成正比;這不是絕對是依個人程度而言是相對的。但要執行得有效率就必須把發力的部份做對,要不然不可能做好擊球節奏和準備動作。 試想一個無法支配自己動作的人那可能控制本身的擊球時間!

結語

一個個別的單項的動作如扣殺、拉球、推擋、撥球等動作都必須先做好上述「預知」、 「判斷」、「空間」、「發力」、「時間差」及「準備動作」且檢查基本動作的順序絕不能顛倒;所謂『物有終始、事有本末』,千萬不要人云亦云,斷章取義!再 說人們在學習新的事物也都非常重視基本動作如小朋友學寫字,筆畫的順序、間架、學國語的發音、打電腦的指法甚至拿筷子、拿牙刷、待人接物的禮儀、善惡的判 斷、人生的價值觀等。有人說『三歲定終身』,雖然有些誇張但也不失警惕自己任何基本動作的重要性!

桌球內功心法 - 蕭教練的經驗談 啟動的意義

啟動的意義 


一、尋求最適當的空間:

也就是選手與球的最佳距離,因為任何運動都須要適當的空間,才能確保正確和流暢的動作進而產生最大的爆發力。如棒球、壘球、排球、高爾夫球、足球、羽球、桌球、拳擊、摔角、柔道、跆拳道等都需要適當的空間才能發出最大的力量。


二、慣性:

「動者恆動,靜者恆靜」這是牛頓第一定律、意義是習慣成自然所以常動的人動 的很輕鬆和有效率,以桌球運動來講,有些人會說這個球的落點和我所站的位置是最恰當,那為什麼要動呢?首先人與球的空間正確並不表示能發出較大的力氣,只 能確保手部擺動順暢,必須取得腳掌往地板壓的返彈力才有爆發力,不信的話你可以坐在倚子上打球試試看,其二每次回擊來球本身的某一隻腳都必須有重心,因為 你不知道下一球的落點是遠或近,所以你必需保持某一隻腳有彈力,那你下盤沒有動力你如何啟動呢,所以要隨時保持重心交換,隨時可以彈跳到任何位置回擊對方 來球,因此啟動的第二個意義就是能夠快速出發和快速返原這才是較佳的啟動觀念。


啟動該注意之事項

首先我們先回想一些週遭球友及國內選手甚至世界頂尖好手,他們都需要移動,但就 是有人動的快、動的輕鬆且身形又不會晃動、更沒有多餘動作,你可能會說他們是選手當然跑得快,對不起我不是這個意思,我的意思是同一等級的選手來作比較, 還是能看出一些端倪、一個優秀運動員應該具備那些條件如敏銳的判斷、爆發力、平衡感、節奏感、輕鬆度、力量的拿捏、穩定性、返作用的輕鬆度及作用的精準度 等,接下來我門來討論一下桌球運動啟動時應該注意那些事項。


判斷 

作為一個頂尖選手他的判斷絕對比一般人快且精準,因為只有正確的基本動作還不夠,頂多只能達到將才不能達到帥才那問題出在何處?我想問題應該是出在眼睛的判斷,眼睛如何來判斷這個來球呢?

一、眼睛要有焦聚:

你只要看球拍將要接觸球及觸球剎那就可以,對手的頭肩大小臂腰腳所有的動作 都不要看,甚至球桌網架都不要看,因為你看不看桌子和網架都不會變化,它是固定的有什麼好看,再就對手在那邊比手畫腳擺動作有什麼好看只是浪費你的眼力。 我常對學生講一句話眼睛要有焦聚,你又不是來看電影或是欣賞風景唯恐漏了那一部份真是的,我相信各位應該有一個經驗,當我們雙眼直視前方時右方飛來一顆 球,我想你應該也有知覺吧!所以你不要擔心只看球拍觸球那一部份,因為眼角餘光也可以看到很多東西。


二、眼睛看球的方式要正確:

有些學生球齡已二十年我問他你有看到對方球拍觸球剎那嗎?他說有,接著我問他你看到對方回球快或慢高或低球會落在球檯右邊或左邊?他說不知道此刻我才瞭解無語問蒼天的意思,因為我無法回答學生且兩眼無神望著天花板,最後我再次檢查他的眼睛,結果他是有看沒有懂為何?
1.眼睛不當的慣性:
以練習正手直球來講來球速度、高度、落點、都差不多,練習者只須很短時 間就能掌握、節奏、擺速、拍形,接下來他不需很專注去看球吧!太機械化的動作會使人產生惰性,牛頓說靜著恆靜也就是惰性的意思,雖然你很認真練習但腦袋空 空兩眼無神,此時你的身體是動著恆動但注意力是靜著恆靜,假如你想成為桌球好手而兩眼無神腦袋空空,那肯定要先扣五十分以上,因此練習時最好有兩種不同性 質的來球讓初學者應變,如眼神、手部動作高低、拍面仰或前傾、腳步的節奏等應變。
2.眼睛的原始判斷與修正判斷沒有交集:
有人以為對方球拍擊球剎那他就能掌握一切什麼都不看,管它弧線高低速度 快慢以及球落桌之後彈跳的軌跡,我大老爺就坐在這兒等球來!哇好帥喔!比電腦還精準你想可能嗎?還有一種人只相信結果,也就是前半段不看只看後半段,這種 下場通常是手忙腳亂,正確的看球方法是對方觸球剎那的最初判斷和本身擊球前煞那要叮球,球在空中飛行時眼睛只須叮球的一半眼神去看就行,因為眼睛也需要緊 張和放鬆來調節才不會導至眼力疲乏。當對方回擊快速球時眼神必須比來球快速回到己方球檯,而球在空中飛行時只需用眼角餘光去瞄就行,如果你眼睛用力去叮球 那眼神就會留在空中擊球點也就抓不準。
3.當你眼睛看到對方球拍觸球剎那時你能感應出來球性質嗎?
何謂感應;也就是說你能感覺感受或認知來球的性資,瞭解來球性質之後本 身再作出應有的相對動作,當你眼睛看到球離開對方球拍時你必須看出來球的性質,如來球速度快慢、磨擦厚薄、前後左右的落點,能判斷來球速度、本身才能知道 步法要快還是慢、手部動作要大或小、能判斷來球的旋轉度、本身才能知道發力方向及拍面角度去處裡這個球,最後談一下判斷來球的落點,當對方擊球時,也就是 球離開對方球拍十公分、三十公分、或是球已飛過網架、甚至快要掉落自己的球檯,上述各個影響它們的結果都一樣,意即只要球離開球拍它的落點就不會變化除非 碰上不可抗拒的外力,就好像棒球外野手他只要聽到擊球的聲音就能判斷來球的落點,它的道理和桌球運動是相通的因為當球離開球拍時的現像是有線索、有訊息、 且很具體不模糊只要你常去感應習慣成自然你就能成為天生好手,如果你違背上述的原則就好比一位考生答非所問,那後果就不堪設想。



如何啟動

重心交換─ 首先我們來談一下什麼是重心,用重心交換去打球、這是一句老掉牙的句子幾乎每位教練都會交帶的口頭禪,但要執行到正確有效率且能來回幾個球之後重心不搖晃 下盤依然穩定有彈性,這不是幾年功力就行,看官你回想華德納撤身拉球時他上身根本不動完全是用下盤的彈性在啟動,還有當我們在欣賞NBA那些大師級選手在 運球過人上籃及突然跳投等,你都看不出他在晃動除非他已彈跳起來或本人受到外力壓迫,日本相撲運動的竅門也是這個道理,他門比的是誰的重心先被對方推動一 點點,也就是誰的腳掌按不住地面就馬上被推出土俵,舉了上述的例子無非是要各位看官多重視這個問題、因為我是從上一篇放鬆才開始練打字,可見我囉嗦的極有 誠意吧!敬告各位父老兄弟姊妹們假如你的重心沉的不夠重、加上下盤三關節沒有上下傳輸重量、再加上腳掌按不住地面,在這種狀況之下你經常無法迅速移動找到 較佳的擊球空間,沒有恰當位置擊球會產生、手部動作忽大忽小手部不能放鬆且發不出力量及下一個動作無法銜接,如果你的技術還處於這個階段最好不要討論搓球 後撤身拉球再左推、之後移位扣殺、後再扣殺,聊一聊可以但不要太認真,因為任何選手來球都必須有適當空間及繼續尋找下一個空間的能力。


重心及啟動的相互關係


一、頭部會晃動:

你想頭部會晃動會有準心嗎?而且也會影響肩膀的平衡那重心也會受到影響、還有一些人下半身已經轉向右方但他的頭部正視前方、那他可不是要斜眼才能看到球嗎?

二、下額不往下收:

下額不往下收也就代表頭部的重量沒有往下傳,而且氣也會卡在脖子上呼吸就不順暢,那打起球來也就氣喘如牛這也是很嚴重的問題。

三、肩膀往上聳:

這種現像也代表重心沒往下傳,其次肩膀僵硬也會導至肩關節不易做出隨意的動作那事情也是滿大條的。

四、胸口及脊椎會撐住:

抬頭挺胸是從小到大的習慣,但對於運動來講剛好相反,應該低頭、含胸抱背、重心才能傳到腳掌上,通常不會用丹田那口氣來打球的人,他只好用胸口那口氣來打球,那就會產生胸口以上的重量無法下降下盤無法轉動、上身晃動呼吸急促、脊椎僵硬等。


五、不會使用小腹:

氣灌丹田聽過這句話吧!也就是小腹要吸口氣不能放掉,在打來回球的過程中也要撐住這口氣保證你身輕如燕,不相信你可以馬上作個實驗,方法是肚子吸口氣左跳右跳及肚子不吸口氣左跳右跳,如果沒有效果的話就找三分兄算帳因為是他推薦我上網(三分可真冤啊 ! ...)。正確的呼吸法是肚子聚口氣行進間呼吸只能到胸口不能動到丹田那口氣,因為這口氣散掉會產生很多困擾下:
1.轉身時是虛的沒有效率。
2.小腹是人的中心點負責把上半身和下半身連接起來才不會晃動。
3.視來球條件小腹下壓若干重量給下盤三關節作返作用力。
4.小腹幫下盤撐住上半身才不會使下盤負擔太重而形成笨重。
以上幾點都極重要請大家多多注意。


六、胯骨的功能:

我門可回想世界一流選手他們的轉身動作看起來非常簡單、迅速、穩定且不會晃 動為什麼?他們除了重心很穩定之外胯關節和小腹的互動關係掌握的很好,講起來很簡單就是把小腹微微向下往胯關節內側貼近,這個動作已經代表他的重心往下 沉,身形已向右轉此時一個正手攻擊動作已完成一大部份,至於轉腰的部份應該是胯關節傳動小腹、小腹再傳動腰部這才是完整的轉腰動作,因為腰部單獨轉動是虛 弱無力感且上半身看起來會晃動、如果你轉動的軸心在小腹中線人就比較不會晃動且轉速較快,以機械論來講也是這個道理小軸帶大軸,以上所談一般教練及選手可 會把胯關節、小腹、腰部的轉動、統稱轉腰,但是對於初學者可能就須詳加解釋以免誤導學生。

七、大腿的問題:

1.大腿負擔太重:
大腿負擔太多上半身的重量,會產生小腿及前腳掌虛浮不能快束移動。
2. 大腿不能抬起來:
唯有從腳掌傳動上來的力量才有效率及有控制性,腳抬太高再落地所需的時間也太長不合乎運動的邏輯 。
3.大腿的肌肉鬆緊不會轉換:
意思就是當壹隻腳發力時另一支腳要藉機休息,這樣的重心交換才能輕鬆且能持續很久。


八、膝蓋的問題

1.擊球前的準備:
通常擊球前的準備姿勢膝蓋是彎屈的,但膝蓋在擊球前必須再把上半身的重 量往下傳所以膝蓋還要作出一個彎屈的動作,那膝蓋要彎屈多少那就要看來球條件如:來球離本身很遠、要重板扣殺、或要拉快速弧圈球那就須要彎屈多,假如回擊 近身快速球、搓球、擋球那膝蓋就不用彎屈太多。
2.膝蓋的角度:
一般準備動作的站姿兩支腳的拒離是比肩膀寬一點且膝蓋微彎,除了膝蓋微彎還要注意兩件事:

  • 上面我說過肚子要往下壓,傳到膝蓋時膝蓋也要微微往下壓讓腳掌感受到上身的壓力而產生返彈力。
  • 膝蓋往下壓的同時力量的方嚮應該向著腳掌內撤,使兩支小腿從外觀上看起來像八這個字,就像金字塔一樣穩。


九、踝關節的問題:

踝關節與腳掌的角度必須小於九十度,不這麼做上半身的重量無法傳到前腳掌上,那上述所說的放鬆如何把重心往下沉豈不都泡湯了這個問題是相當嚴重的。

十、腳掌的問題:

因為腳掌緊貼地面所以它是任何人想作出任何位移的最初作用點,它的作用很廣,如:前後左右移動、煞車、返原、平衡、節奏、穩住上半身的晃動、尋找最恰當的擊球空間等。講了一大堆到底前腳掌要注意些什麼?
1.前腳掌內側微微按住地面
所謂按住地面的力量是多少呢?大概是腳按油門的力量吧!俗稱抓地、咬 地、吸地、你不要管它什麼名詞反正前腳掌就是要按住地面就對了,因為腳掌按住地面才能和地面產生磨擦力,有磨擦力才有移動的方向,因為人體的重量在兩腳之 間所以腳掌內側是向著人的重心推,如須要向右方移動時、首先重心微微向左靠、接著左腳掌內側發力把人體的重量往右邊推產生移動、如需要向左方移動則相反, 假如要前後移動呢?此時腳掌大姆指及大姆指後方發力把重心往後推產生向後移動、前後左右移動腳掌使用的部位不盡相同大家可以在、立正、向左轉、向右轉、向 後轉、當中去揣模腳掌發力的方向及使用的部位。
2.快速移動和站定扣殺腳掌接觸地面面積不同
因為快速移動需要較多的彈性且要快速離開地面所以用到腳掌前端較多,已 經到達擊球位置時腳掌接觸地面面積要多一些,因為這樣才能站的穩,站的穩才有準心才能發出較大的力量尤其是重板扣殺後的返原,左腳掌觸地的面積要更多要不 然人可能會飛出去,這種作用在武俠小說裡稱為千斤墜。


結語:

上述所談概括移動的目地也就是人與球之間的最佳空間,在這個條件下才能做出最流 暢及最開放性的動作也談到如何才能啟動的快且有效率,因為你一直在動的狀況下且重心往下沉,所以你的移動快且彈跳也比較遠。以上所談是運動的通性是不會改 變,變化在每個人運用的好不好,我個人的看法沒有一個人是一百分,因為空氣、本身的重量、關節的傳動、肌肉的鬆緊、都會使自己在運動時碰到阻力,所以選手 們要能懂的最基本的理論基礎之後再加上個人不斷的練習才能達到較高的境界,最後我個人比較主張上半身要安定的把重心往下傳,再配合下盤所需要的轉動方向, 上半身動的比下盤快那一定是空虛無力,至於如何啟動應該著重小腹、胯關節、膝關節、踝關節、腳掌觸地面積及腳掌發力部位的互動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