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6日 星期五

讀古文,學專業報告(下):六國論

中山大學政治經濟系
副教授 劉孟奇


唐宋八大家當中有一位蘇洵,他所寫的「六國論」也是古文中相當好的專業報告範例。(這其實是我在「意識型態咖啡」部落格討論這個主題時,一位署名「魔法設計師」的網友在留言版中所舉出的好例子,在此特別向他致謝。)


蘇洵的「六國論」全文如下: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邪?』曰:『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故曰弊在賂秦也。』


秦 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較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者,其實百倍;諸侯之所亡,與戰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則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 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與人,如棄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後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 矣!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慾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故不戰而強弱勝負已判矣。至於顛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 滅。』此言得之。


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與嬴而不助五國也。五國既喪,齊亦不免矣。燕趙之君,始有遠略,能守其 土,義不賂秦。是故燕雖小國而後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趙嘗五戰於秦,二敗而三勝。後秦擊趙者再,李牧連卻之。洎牧以讒誅,邯鄲為 郡;惜其用武而不終也。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可謂智力孤危,戰敗而亡,誠不得已。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於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數, 存亡之理,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嗚呼!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併力西向,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嚥也。悲夫!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於亡,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於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茍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滅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


蘇洵的「國際關係研究報告」


六國論是一個結構嚴謹清晰,非常漂亮的專業報告範例。以「魔法設計師」網友的話來說,這就好像有人給蘇洵出了一個國際關係的研究題目:「為什麼六國最後會被秦朝滅亡?」


如同我們一再強調的「專業報告必須結論先行」原則,在文章一開頭,蘇洵就先明確說出自己的結論:「這並不是因為六國的武力不足,或者是仗打不贏,而主要是因為他們一再割地求和,造成我消彼長,終於被秦國滅亡。」


不只於此,如同我們強調的「專業報告首重事實與邏輯」, 蘇洵接著指出自己結論可能有的事實與邏輯問題,那就是:「有些國家並沒有割地,那為什麼這些國家也被滅亡?」針對這一點,蘇洵同樣提出簡潔的結論:「因為 那些割地求和的國家一旦被秦國滅亡以後,剩下的國家就孤立無援,也難逃被秦滅亡的命運。所以歸根結底,罪魁禍首還是在於有些國家採取割地求和的策略。」


我們接著往下讀,可以看到蘇洵針對這兩個主要結論,分別在第二段與第三段,運用史實與邏輯,來說明為什麼他的論點可以成立。這符合我們強調的「根據所提出的結論重點,逐點說明這些結論的內容意涵,以及自己是如何推論出這些結論」以及「主要以事實與邏輯來說服他人」兩個原則。


舉 例而言,在第二段中,他指出事實是「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者,其實百倍;諸侯之所亡,與戰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而他說明「割地求和」的邏輯結果是: 「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慾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故不戰而強弱勝負已判矣。至於顛覆,理固宜然。」值得注意的一點是,蘇洵運用了比喻:「以地事秦,猶 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但是可以看出,這個比喻只是扮演畫龍點睛的作用,並沒有喧賓奪主。整個第二與第三段論述的力量,還是建立在事實與邏輯之上。


「六 國論」不只在一開頭有清楚的結論簡述,在第二段與第三段結束也都有清楚的小結。在第四段與第五段,蘇洵所寫的,其實就是現在研究報告結尾必有的「結論與討 論」。在這個部分,蘇洵不只清楚說明自己的研究結論(例如:「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併力西向,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嚥 也。」),更明確向讀者指出其「現實政策意涵」為何(「茍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滅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這也完全符合我們強調的「報告要有明確結論」的原則。


義務教育應培養基本的文章溝通能力


「魔法設計師」網友在留言的結尾,寫了一段話,我相當贊同。我也就借用他的這一段話,來做為這一系列文章的結論:


「這樣的文章,放到今日當國際關係的論文,我想也是很可觀。唐宋八大家的作品非常有這方面的價值。但是我們最近幾年中學的古文教育越來越被忽視,這些經典的論說文一篇一篇從課本裡面不見,換上白話文的一些文章,非常的可惜。


不過就算以前我念高中時,國文作文的教學方向,也很少就陳述、邏輯、分析、推論這些作深化(多半在背名詞吧?),個人覺得這也是個缺憾。我覺得學校教育是要好好作變革的時候了。義務教育不一定要培養每個學生都成為感性的大文學家,但至少要能好好陳述一個客觀事件,說明各人的判斷,以及為什麼這樣判斷合乎道理。如此一來,每個學生出了社會,才能有用文章溝通的基本能力,這也是基礎教育應該有的任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